学校社团 研修平台 校长信箱 家校联系 班级行为规范 周行事历
当前位置:首页 >> 党建工作 >> 党队活动
红色追忆 ——记2016井冈山之行
时间:2016-09-18 08:45:33        

  一夜的长途火车,我们在睡意中初见井冈山:巍巍井冈被层峦叠翠裹挟着,山高林密,沟壑纵横。随行的导游诉说着“井冈山”的地名如何从“井江”到“井冈”,带我们重新走进了那段似远又近的革命历史。
  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这里建立,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在这里形成。井冈山,被誉为“中国革命的摇篮”和“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石”。
  1927年10月,由于敌强我弱,毛泽东领导工农革命军发动的秋收起义受挫后,为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,便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了地处湘赣两省交界,远离中心城市,敌人鞭长莫及的井冈山地区。1928年4月,朱德、陈毅率南昌起义残部,来到井冈山与毛泽东会师。会师后,这支由2万余人组成的部队改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。从此,在毛泽东、朱德的领导下,为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,开辟了“以农村包围城市、武装夺取政权”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。
  从此,鲜为人知的井冈山便被载入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荣史册。
  第一站:黄洋界。
  这里地势险峻,气象万千,弥漫着茫茫的云雾,好像汪洋大海一望无际,故又名:汪洋界。我们叹服云海的巍峨壮阔,更为当时黄洋届保卫战深深折服。红军不到一个营的兵力,硬是击退了四个团敌军的疯狂进攻,创造了我军历史上首个以少胜多的战绩。毛主席挥毫写下《西江月•井冈山》:“山下旌旗在望,山头鼓角相闻。敌军围困万千重,我自岿然不动。早已森严壁垒,更加众志成城。黄洋界上炮声隆,报道敌军宵遁。”站在黄洋界顶峰,遥想当年,不禁深深地为革命战士及当地百姓的英勇无畏之精神而撼动!
  第二站:革命烈士陵园
  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,我们缓步进入纪念堂,在毛主席题写的“死难烈士万岁”汉白玉墙壁下,我竟久不能平静。只有到了这里,心灵才会受到强烈的冲击,才会猛然间惊醒:脚下的这片土地当年真实地发生过什么!
  据介绍,自1927年10月至1930年2月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里,整个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共有48000多名红军将士献出了年轻的生命,而在纪念碑上留下姓名的只有15744人。在纪念堂大厅正中,安放着一块汉白玉的无字碑,它寄托着人们对那些没有留下姓名的革命先烈的深切怀念,同时,它也默默向人们述说着当年井冈山斗争血雨腥风的艰难岁月……
  第三站:井冈山革命博物馆
  因为时间关系,虽是匆匆一瞥,一个个形象逼真的场景,一尊尊生动丰满的塑像,在声光电技术的映衬下,把一段历史真实地呈现在大家的面前。仿佛穿过了时空的隧道,跟着历史的脚步,我们走进了那个枪林弹雨的年代。黄洋界保卫战的枪声再次响起;湘赣边界党一大旧址会场中毛泽东铿锵有力演讲的声音再次萦绕;八角楼的灯光再次照亮……写满井冈山语录和井冈山歌谣的背景墙,处处让人心颤。这丰满灵活的画图塑像和真实生动的场景,有力地树立了当年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丰碑形象。毛泽东、朱德等一个个伟人,也从历史的长河中向我们走来,向世人诠释着一种伟大的革命情怀,一种坚强的意志和精神。是的,“井冈山精神永放光芒”!
  井冈山,千山万壑、层峦叠嶂敞开了胸怀,溪涧流水、沟渠山川张开了手臂,以热血和乳汁哺育中华民族的栋梁,保卫革命的星星之火。井冈山,一座英雄的山,一座令人敬仰、热血沸腾的山,一座让人变得纯粹高尚的精神家园!

杭州育才小学 诸嫄嫄
2016年8月24日


上一篇:井冈山散记
下一篇:回到目录